2025年9月15日,马来西亚钢铁工业联合会(MISIF)发布公告,提醒从2025年10月1日起,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MITI)将对长型钢铁产品进口的COA制度进行改进。这些产品包括棒材、冷拔棒材、线材和钢丝制品等。
钢铁产品的COA认证背景
所有出口至马来西亚的强制性认证建筑和钢铁产品都需要获得CIDB(马来西亚建筑行业发展局)颁发的COA证书。CIDB是根据马来西亚建筑行业发展法案(Act 520)设立的政府部门,其主要职能包括促进、鼓励及进行与建造业有关的任何研究,规范施工安全质量,确保建筑工艺及材料的合规性,对承包商进行登记和认可等。
未获认证的产品将面临清关受阻、罚款及产品召回等风险。此外,政府项目通常也明确要求供应商提供CIDB认证,未获认证将直接失去投标资格。
COA机制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增碳排放报告要求
- 列表内产品的进口商需要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
- EPD必须由第三方验证/认证机构根据ISO 14025进行;
- EPD报告必须以英文发布;
- EPD报告应涵盖“从摇篮到大门”范围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
2.缩短检测报告有效期
长期进口产品认证中使用的测试报告的有效期将从五年缩短到两年。
3.限定认证机构
长期进口的产品认证(PC)必须由马来西亚本地认证机构(CB)签发,并依据马来西亚标准(MS)进行。
产品范围与管辖机构
文件附录详细列出了受影响产品的海关编码(HS Code),主要涉及 7213, 7214, 7215, 7217, 7314等税号。具体产品范围如下:
瑞旭评价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以上产品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出口额总计超过1亿元人民币,各编码分类统计如下图所示。
这一新规的出台意味着长型钢铁产品出口到马来西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新规的缓冲期较短(仅15天),若未能及时取得相关认证,出口流程可能面临清关障碍或退运风险。此外,后续认证成本预计也将有所上升。这提醒厂商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尽快了解EPD认证流程,并择优选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合作。考虑到认证流程周期(EPD周期通常为4-6个月),厂商也应合理调整生产与出口计划。
此外,以上海关编码产品同时被列入欧盟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管控范围。如企业同时面向欧盟市场,建议同时推进两项合规准备工作,以提升效率、节约后续运营成本。
END
如需咨询相关内容,敬请联系我司侯经理:
南京瑞旭产品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侯哲先生
TEL:+86 18201822813
E-mail:houzhe@cirs-group.com